收录于话题
7月17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消防安全形势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
今年以来
省消防救援总队
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
在国家消防救援局
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积极履行牵头抓总和综合监管职责
全面深化消防安全治理
做好各项救援准备
持续保持了
全省消防安全形势的总体平稳
上半年,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共接处警3.19万起,平均每天接警出动177起,累计出动人员32.78万人次、车辆6.7万辆次,抢救和疏散转移被困人员7541人,抢救和保护财产价值8.78亿元,圆满完成昭通镇雄“1·22”山体滑坡救援、昆明晋宁“4·12”森林火灾扑救、曲靖麒麟“6·08”强降雨排涝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对今年2月至5月的严重旱情,省消防救援总队积极投入抗旱保民生,共参与处置各类森林火情389起,运水送水1.73万吨,解决群众饮水问题26.22万人,缓解农作物旱情1.04万亩。当前省消防救援总队正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已出动抗洪抢险191起。
上半年,全省共接报火灾1.18万起,亡39人,伤40人,直接财产损失8608.74万元,火灾四项指标同比“三降一升”——火灾起数有小幅上升(上升2.61%),亡人数、伤人数和直接财产损失数分别下降45.71%、27.27%、32.81%,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
上半年
全省消防安全形势
总体呈现“四个特点”
从火灾发生区域看,昆明发生火灾3037起,其次是曲靖、昭通、文山和大理,这5个州(市)共发生火灾7590余起,占全省的64.10%。
上半年全省共发生亡人火灾37起,其中有30起发生在居民住宅、造成32人死亡,分别占亡人火灾总数的81.08%、86.49%,其中11人亡于过火面积小于20㎡的火灾,令人十分惋惜。
据调查,引发火灾的原因中,排在前面的主要是生活用火不慎(3261起)、电气故障(2597起)、吸烟(1901起)和遗留火种(1502起),占火灾总数的78.18%。
全省共发生生产加工场所火灾115起,电动自行车火灾158起,物资仓储场所火灾49起,这些火灾大多发生在城乡接合部、混合经营、住宅等场所,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引起高度重视。
围绕服务保障
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实施
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
营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
省消防救援总队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深刻吸取全国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注重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请省委、省政府“两办”印发《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这是近年来云南消防领域出台的规格最高的文件,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消防治理,构建完善消防工作体系、责任体系和考评体系;聚焦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三类场所”和违规设置防盗网、铁栅栏、户外广告牌,违规焊接与切割作业,电动自行车领域违规等问题,明晰消防安全监管职责清单、推动行业部门齐抓共管,全力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先后开展了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电动自行车全链条专项整治等行动,共提请政府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431家,通过媒体曝光隐患2713条,督改火灾隐患10.2万余处,查处违法行为50563起,畅通消防车和疏散通道7.8万余处,有效改善了全省的消防安全环境。
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相统一,深入落实省政府“放管服”要求和总队优化营商环境“十八项措施”,积极推行资料一次告知、时限压缩一半、优化服务模式等做法。近日还出台了《云南省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明确了“轻微不罚”“无主观过错不罚”在三大类22项具体消防违法行为中的适用情形。同时,从8月1日起,对全省范围内初次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危害后果轻微,且在1日内及时改正的情形适用“初违不罚”,持续营造宽松、高效、安全的营商环境。遴选业务骨干组建省市两级专家讲师团,免费开展消防知识培训2800余场、培训36万余人。针对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需求量大的实际,通过增加考点、延长鉴定时间、开设周末场等措施,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累计组织1.19万余人参加考核鉴定,6954人取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
着眼灭大火、抗大震、防大汛、救大灾,今年开年即部署执勤岗位大练兵活动,扎实推进地震、山难、水域、搜救犬、化工等12类专业救援队伍建设。依托昭通国家级训练基地承办2期全国水域救援技术教练员培训,联合省体育局举办第四届“云上”救援技术交流活动,吸引法国、马来西亚等5个国家和国内14支队伍来滇参赛。面对当前严峻的洪涝灾害形势,与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强化信息共享、灾情会商和预警联动,完善防汛抗洪“1262”、地震救援“123”等应急响应机制,修订完善地震洪涝等应急预案,不间断开展执勤备战抽查和实战演练,坚决筑牢安全防线。
一方面,深入落实省政府工作部署,在城市消防救援站保护范围外的1134个乡镇(街道)建设政府专职消防队和消防工作站(简称“一队一站”),担负城乡火灾扑救、应急救援、防火巡查、消防宣传等工作任务,目前全省已挂牌成立776个。省消防救援总队立足省情灾情实际,依托“一队一站”探索整合基层救援力量,积极拓展森林火灾扑救、防汛抗洪、抗旱送水、便民服务等职能,深受群众欢迎。另一方面,结合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全省164个消防科普教育基地、180个消防站常态化对群众开放,大力普及消防常识和逃生技能,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2024年以来
全省各级民政部门
深刻吸取近期重大火灾教训
紧扣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主线
从严从实从细抓好消防安全各项工作
全省1117个民政服务机构
未发生重大消防安全事故
消防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有序
省民政厅
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将安全工作列为省民政厅党组会常态议题。厅主要领导担任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将安全工作列入全省民政工作要点和年度重点工作综合评估项目,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制定《全省民政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细化重点目标任务清单。按年度制定《安全管理消防安全“一岗双责”责任清单和分工方案》,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持续推进全省民政系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编写《全省民政系统养老、儿童和殡葬服务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指导手册》,将民政服务机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创建率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综合评估目录。贯彻落实《全省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细化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分步分批开展达标创建工作。结合清明、端午等重要时间节点天气变化以及极端恶劣天气等情况,加强形势分析研判,适时调度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工作。
开展全省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聚焦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着力从消防安全、地质灾害防范、施工安全、燃气安全、房屋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6个方面,排查整改问题隐患286项。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各级民政服务机构围绕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等突出问题开展全面排查,常态化加强消防车通道、建筑外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巡查检查工作。建立包含基础信息、责任分工、防控措施、应急处置的4项动态管理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定期销号。
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民政服务机构开展安全管理明察暗访。主动邀请消防救援、第三方专业力量参与安全检查,及时下达安全督办通知书,责令限期完成整改。今年春节前,组织16个州(市)民政局开展全省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推磨式交叉督导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74项。在云南民政门户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公布全省民政领域安全生产监督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全省“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月”活动,联合省消防救援总队举办全省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现场会暨“民安杯”消防竞赛比武活动;组织全省民政服务机构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参加省安委办主办的安全知识云课堂;以“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为契机,开展消防应急演练,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筑牢民政服务机构安全屏障。
党的二十大以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
全面落实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消防安全责任
在防范建设领域重大消防安全风险
推动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维护公共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措施及成效↓
2024年1-6月,全省共受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项目708个,办结621个;受理建设工程消防验收项目632个,已办结612个;受理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项目604个,已办结592个。
组织开展全省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及消防专项巡察,近两年在州(市)自检自查的基础上对154个点位开展了巡察工作,共反馈消防安全问题396条,要求各地对照问题清单逐条整改。配合消防救援等部门联合建立“四名一文一传”消防安全联合监督协作机制;完善技术规范体系,印发《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消防专项规划编制与审查要点导则》并指导实施。
结合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既有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等专项工作,统筹推进消防、安防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推动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2024年1-5月,新增设置消防设施改造小区782个,实施消防车通道划线、标识改造小区550个。
今年以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8个督导检查组,对全省各州(市)和32个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实地抽查房屋、市政工程在建项目57个,发现安全问题隐患1120条,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43份,下发执法建议书3份。
自2023年8月至今,全省共开展检查17.92万次,排查企业14.65万家,发现问题隐患41262个,已整改41255个;整改完成7252处燃气管道占压隐患;13.7万户餐饮等非居民用户报警器安装动态全覆盖;查处违法行为457起,查处相关案件118起,刑事立案5起,回收报废钢瓶10.8万只,培训使用燃气的餐饮企业主要负责人14.88万人次,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落实《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云南省细化落实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具体措施及部门职责分工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紧盯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全省共排查7544个小区,查出安全隐患4225条,已整改隐患3457条,对暂未完成整改的安全隐患,均已明确整改措施,责令限期整改,防患于未然。
今年以来
省卫生健康委
聚焦医疗卫生领域消防管理
专业性强、精细化程度要求高的
行业“属性”
深入实施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消防安全治理和管理“一体抓”
风险防控和本质能力提升“双统筹”
压茬推动“打通生命通道”“电动车专项整治”
等消防领域“关键事”
努力实现医疗机构安全防范能力“再提级”
“渐进式”推动医疗机构各领域、条块、点位的消防隐患“动态清零”。今年以来,对227个托育、医办养结合机构等新业态消防安全现状“清查、起底”。开展30张床位以下小医院和民营医疗机构消防安全“打非治违”。启动打通消防“生命通道”行动,落实医疗机构“三拆三清一畅通”,108家精神病医院“一院一策”精准整治。针对电动自行车“地下空间存放、进楼入室”等23项消防违规行为,推动“制导式”整治。开展医用氧气站消防安全间距、医疗设备间电气电路、动火用焊施工场所等110余点位类型隐患清理,“扫院式、洗楼式”推动消防风险“全纳管”。
全系统推行消防安全“常规+专项+回头看”的“3+检查”模式,引入消防专业力量开展一线巡回督导。以“透过问题看根源”的思路,重点消除基层一线责任落实、制度执行、硬件配置3类安全基础性问题。绘制《医疗机构重点消防安全隐患检查指引》,制作《医疗机构消防安全检查示范宣教片》,开展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辨识,对1290余项较大安全隐患实行“提级”督办。鼓励昆明、红河等州市整合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参与消防安全治理,17家省级医疗机构与属地建立“医警消”隐患排查机制,77家大型医疗机构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院领导分片包干监管,推动基层“末梢”转变为安全治理“前哨”。
落实《云南省医疗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开展专业化评比验收。推动12个州市制定符合实际的标准化创建方案,选树省级消防标准化示范典型32家,开展创建培训2期,制定《云南省医疗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验收细则》,明确150余项考核验收指标,更新消防安全专家库专家200名。先后举办6届全系统微型消防站消防安全“比武演训”活动,培训消防安全专业化队伍275支1890余人。推动497家医疗机构完成消防安全设施维保测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微型消防站实现100%配置,30余家大型医疗机构建设消防安全实时火情预警和监控系统。
抓住影响本质消防安全能力的“核心点”,小切口推动“大提升”。围绕责任落实,将消防安全纳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各级医疗机构绩效、领导干部评优“双挂钩”。聚焦要素保障,将消防安全常态化投入纳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指标,以医疗机构床位数量为基数,分类明确消防安全人员配置比例。着眼素质提升,指导274家二级医疗卫生机构针对第三方和外包安全管理机构消防管理人员开展一体化管理、培训和考核。今年9月,将会同省消防救援总队开展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培训,有力推动卫生健康领域消防管理提质增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
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要求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坚守安全底线
突出抓好消防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市场监督管理系统
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
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等方面工作
着力防范化解市场监督管理领域
消防安全风险隐患
将消防产品纳入重点产品监管目录,加大监督抽查力度,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今年计划开展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10批次,其中,抽查钢制隔热防火门15批次,防火卷帘门10批次,手提式干粉灭火器60批次,有衬里消防水带25批次;累计完成抽样109批次,产品检验工作正在进行,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制定印发《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系统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标准实施和认证管理、非法改装、生产销售质量监管等6个方面整治重点18条工作措施,全面加强云南市场监管领域电动自行车安全监管,消除重点环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将电动自行车及其充电器、电池和头盔纳入2024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22类重点产品,强化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
督促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健全完善并有效运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焊工焊接档案,严肃查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焊接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违规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职责,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聘请有资质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开展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工作。组织开展全省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检查,检查电梯维保单位806家次,对1723家电梯使用单位的5427部电梯维护保养质量进行质量抽查,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归集消防安全管理部门12382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涉企信息,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实施联合惩戒。
发布会上还有这些问答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高度重视城镇燃气安全工作,组建工作专班,全面压实责任、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加强瓶装燃气监管、加快长效机制建设,全力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全省未发生有影响的燃气安全事故,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工作中,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建立动态排查、动态消除和常态管理3项机制,加强全天候、全覆盖、全流程管理,持续强化对城镇燃气安全“全链条”整治,清单化、具体化抓好问题隐患整改。截至目前,全省共开展检查17.92万次,抽查企业14.65万家,发现问题隐患41262个,已整改41255个;整改完成7252处燃气管道占压隐患(包括动态排查发现114处);13.7万户餐饮等非居民用户报警器安装动态全覆盖;查处违法行为457起,查处相关案件118起,刑事立案5起,回收报废钢瓶10.8万只(收缴不合格3672只),培训使用燃气的餐饮企业主要负责人14.88万人次,全省餐饮企业安全用气意识进一步加强,餐饮企业未发生燃气安全事故。
当前,全省防汛救灾正处于“七下八上”(即7月下半月到8月上半月)的关键期,省消防救援总队时刻不敢放松战备,自进入汛期以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共参与抗洪抢险191起,出动人员1664人次,车辆329辆次,舟艇29艘次,累计营救遇险群众97人,转移群众531人,排水排涝132起,排除险情83处。针对当前全省严峻复杂的防汛抢险救援任务,省消防救援总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严格按照国家消防救援局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多次专会部署防汛工作,每天检查调度,重点从三个方面用劲发力,坚决打赢今年的汛期抗洪攻坚战。
一是狠抓专业队伍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具备水域救援、城市排涝、潜水搜救、冰域救援和洞穴瀑降等专业救援能力,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综合性防汛救灾专业队伍150支,共配备冲锋舟69艘,橡皮艇241艘,大型排涝车辆9组,水域救援专用器材装备5万余件套,1751名指战员取得各类水域救援专业资质,一旦发生重大险情,总队可一次性调集2300余名专业救援人员以及1500余名机动力量参与救援工作。
二是强化专业能力提升。省消防救援总队始终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在昭通建成了全国首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能够真实模拟激流水域特点的专业训练基地,并被国家消防救援局挂牌为国家级消防水域救援训练基地。省消防救援总队依托昭通基地专业训练设施和金沙江、关河、怒江等真实自然场景,在激流波涛中连续5年承办全国、全省水域救援技术教练员培训,累计培训50余期,培养输送业务骨干超2700余人。
三是严格汛期应急值守。总队、支队两级指挥中心定期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商研判,实时掌握全省雨情汛情发展态势,每日针对性向全省各地发布汛期预警提示,每周对基层防汛救援准备进行拉动检查,点对点调度提示救援准备工作。省消防救援总队专门修订了抗洪抢险救援总体预案,严格落实省政府“1262”防汛响应机制,一旦遇有橙色以上灾情预警,各地消防救援队伍提前12小时进入战备状态,提前6小时完成临近灾情会商研判,提前2小时前置部署作战力量。
下一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将密切关注雨情汛情灾情,全面做好多点多线出动、跨区域增援准备,科学高效抢险救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扛起保民平安的重大责任。
来源:云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