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是境内中老铁路沿线设站点最多的州(市),是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构筑西南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节点,自2021年12月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玉溪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切实把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的殷切嘱托,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国家发展战略,抢抓中老铁路带来的重大机遇,着力推动大通道、大物流、大产业、大市场,促进了玉溪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积极推进高速、高铁、能源、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通道能力实现了新提升。弥玉、永金、澄华、峨石红等高速加快建设,大化铁路专线全线开工。能源网布局不断优化,在全省率先实现充电基础设施“乡乡通”。互联网建成全省唯一入列国家级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综合试点城市。成功增设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停靠玉溪站。中老铁路沿线项目聚势发展,在2023年省委督查室三年行动系列推进落实督查中获得“好”的评价。今年1—8月,玉溪市17个省级中老铁路项目完成投资8.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83.36亿元,完成率72.58%,在全省完成率最高;开工项目15个,其中完工7个,在全省投资进度最快。
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持续扩大,汇聚了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成为了玉溪开放经济发展的主动脉。两年多来,玉溪以服务双循环为引领,积极发挥内引外联区位优势,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物流枢纽及开放平台建设,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开行昆明、大理、曲靖、蒙自城际通勤列车,助推“滇中一体化”,加快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成功发送中老铁路农产品国际冷链货运专列、绿色钢材出口专列,实现蔬菜、鲜花公铁联运出口零突破。玉溪国际班列服务公司、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常态化运营。截至目前,玉溪国家A级物流企业达13户,数量居全省第2位;成功申报1个国家级、5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红塔区入选全省首批省级物流枢纽;玉溪海关属地业务量全省第一、原产地签证量全省第一、备案果园和蔬菜基地面积全省第一。今年1—8月,玉溪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5.68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出口14.59亿元;进口21.09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速分别居全省第7位、第4位。同时,跨境电商出口1.21亿元,占全省跨境电商出口额的38%。1—8月,中老铁路货运站点累计到发914.17万吨,其中发送199.04万吨、到达715.13万吨;中老铁路客运站点客流371.04万人,同比增长22.76%;玉溪市接待海外游客3135人次,同比增长115.97%。
玉溪充分发挥中老铁路沿线物流供应链组织、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聚集优势,大力发展复合型城市经济。坚持“农业实现破局发展、工业经济实现倍增”发展目标,全力加快中老铁路沿线千亿级产业的培育壮大。初步形成红塔区生物医药、信息产业、现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峨山县、新平县绿色钢铁产业集群,元江县特色经果、休闲旅游产业集群。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走在全省前列,外向型农业发展百强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1位,农产品出口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截至目前,玉溪市注册出口果园达204家,出境水果包装厂注册登记98家,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145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211家,海关签发原产地证书2.1万份。玉溪市蔬菜出口专业型示范基地成为第一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工业经济厚积薄发。加快建设卷烟及配套、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10个制造业全产业链,提升制造业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重塑玉溪烟草新优势,行业首条加热不燃烧新型卷烟高速卷包成型生产线建成投产。推进年产7万吨BOPP薄膜改扩建、电化铝生产线、15万吨食用油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中老铁路沿线产业发展水平。云南绿色钢城初步建成,玉昆、仙福钢铁企业入列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国内第三大制管企业正大制管有限公司落户新平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产业加快布局,丰元、坤天、烨阳等一批新能源电池项目建成投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沃森生物mRNA疫苗获印度尼西亚紧急使用授权、13价肺炎结合疫苗打破国际垄断出口,九洲生物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疫苗等上市销售,维和制药“血塞通”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达40%。玉溪高新区2023年入列全国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红塔产业园区数控机床产业集群被工信部列入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来源:云南省发展改革委